登录 首页
我捡到了神级学霸系统
第389章 纳米实验正式开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送走了安装人员,段凌霄立刻打给理查德,表示感谢。

    “理查德,非常感谢你的帮助,这回可是帮了我的大忙了。”

    “设备可以正常使用吗?”

    “可以,非常完美,我没想到竟然是全新的。”

    “只能说你运气太好了,我打电话过去的时候,公司正好进了一台新的,我就给你送过去了。”

    “不管怎么说,非常感谢你的帮助。”

    “不用,不用,有时间我到龙国,你和宝宝可要请客吃饭啊。”

    “没问题。”

    简单寒暄了几句,段凌霄就挂断了电话。

    “凌霄,这台设备应该是目前最先进的,你这个朋友真给力啊。”卢伟说道。

    “嗯,这回真是走运了。对了,卢教授,既然设备已经到齐了,我就先回公司了,明天开始,正式进入备战状态。”

    “好的,加油凌霄,实验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我愿意全力配合你的工作。”

    “谢谢你,卢教授。”

    “客气了。”

    说罢,段凌霄驱车赶往公司,路上他已经打电话通知了甄浩,让所有纳米飞刃项目组的工作人员到办公室集合,这场硬仗要开到了。

    ……

    普惠集团小会议室。

    “各位好,不知道大家最近休息得怎么样?”段凌霄问道。

    此时,会议室中响起了一片笑声。

    “从大家的表情上来看,应该是还不错。不过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必你们也有预感了。”

    “没错,从明天开始,纳米工作室正式成立,你们的假期将彻底结束。”

    话音一落,底下一片唏嘘声。

    “段董,不是说要一个月吗?怎么突然就变卦了?”一名同事问道。

    “因为我们很幸运,所有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这是我们悲剧的开始吗?”

    段凌霄微微一笑,说道,“是悲剧还是喜剧,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是普惠翻身的唯一一次机会,如果搞砸了,你们就可以彻底休息了。”

    说到这里,大家瞬间就严肃起来,他们可不想离开这么好福利的公司。

    “说是半年,但其实我们只有4个半月的时间,因为还要留出一个月的时间做实验,试验失败,满盘皆输。”

    “不知道大家做好准备了吗?有没有信心一炮而红?”

    “有!”众人异口同声地喊道。

    “非常好。”段凌霄转头对甄浩说,“甄总,明天早上九点,准时将大家送到实验室中,我在那里恭候大家的到来。”

    “对了,在这里提醒一下,如果明天有迟到或是不到的人,你就不用来了,直接去人事部递交离职申请就行了。”

    “段董,”有人举手提问道,“这周六日还休息吗?”

    “你说呢?”说罢,段凌霄就直接走了出去。

    “啥意思啊?甄总?”

    “这还看不懂,当然不休了。不仅这种不休,只要项目不完成,你就没有休假的机会,我解释清楚了不?”甄浩问道。

    那个人点点头,坐下了。

    次日,早上八点五十。

    段凌霄站在北华大学医学部大门口等候员工的到来。

    “凌霄,给你买的早点,凑合吃一口吧。”宝宝递到他手上一个煎饼。

    “谢谢宝宝,还是你最疼我。”

    段凌霄正吃着的时候,一辆大巴车就开了过来。

    一开门,竟然是公司员工。

    “浩子,你们怎么坐大巴过来了?”

    “老大,人都齐了,一个都不缺。我让大家都到公司门口集合,然后把他们统一送过来,怕路上堵车迟到。”

    “还是你机灵,走吧,一起进去。”

    “好嘞。”

    甄浩招呼大家一起往实验室走来。

    为了保证实验室的环境不受人为因素干扰,段凌霄要求所有人都要穿上真空防护服。

    进去之后,他为每个人分配了座位,然后正式讲解工作内容。

    “在座的各位,我知道你们不是纳米专家,这次让大家过来,纳米技术由我和纳米专家来完成。”

    “你们的任务相对简单,就是用电脑模拟出纳米技术在测试中的所有数据,并对所有运行数据进行观测,绝不允许有任何错误。”

    “所有的日志和故障,都要完整地记录在共享文档中,如果发现有隐瞒数据的情况,那就对不起了。”

    “至于具体的分工任务,请大家打开你左手边的小册子,上面有每个人的工作内容,责任明确到个人。”

    “都清楚了吗?”

    “清楚了!”

    “好,大家开始工作吧。”

    段凌霄给其他人安排完工作之后,也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

    “系统,我们也可以开始了。”

    “宿主,系统正在调取纳米飞刃技术的所有材料。”

    一瞬间,段凌霄的大脑中涌入了杨氏模量等有关概念。

    杨氏模量是衡量材料刚度的物理量,同时也是估算理想强度的重要指标。

    从杨氏模量的微观物理模型来看,它的上限为3074gpa,除此之外,还确定了声速的理论上限是37km/s,以及抗拉强度的上限值为384gpa。

    而杨氏理论的出现也刷新了人们对刚度与强度的认知,而该理论也是纳米飞刃技术的研究基础。

    作为线性切割工具,纳米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材料,1纳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六万分之一。

    用这个尺度进行观测,足以看到原子和分子级别。然而,想要达到三体中纳米飞刃的粗细程度,应该是头发丝的十分之一,换算成微米的话,应该是5微米左右。

    但粗细并不是纳米飞刃的衡量标准,它的最大价值在于极强的韧性、磁力以及导电性质等。

    从目前的世界研究来看,目前强度最高的材料是碳纳米管,这也是纳米飞刃的原型,更是段凌霄改造纳米飞刃的关键道具。

    但其中最难解决的问题,还是飞刃量产的问题,如果数量不够,也无法切割整艘船。

    段凌霄将自己所遇见的问题都记载了共享日志中。

    “系统,量产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吗?”

    “宿主可以利用不同方法制作纳米材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