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简体
简体
繁體
消息
对不起,我们检测到您试图屏蔽广告,请移除广告屏蔽后刷新页面或升级到高级会员,谢谢
明末大军阀
第二十七章 火器匠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月初三。
这段时间大盘堡内万事兴旺,屯堡修建、军屯耕种、肥皂作坊生产都在同时进行着。陈勋带着几名墩军又往王家庄送了一趟货,三千六百五十块肥皂,换回了一千四百六十两,加上之前刘衍手头剩下的一些银子,此时刘衍手中有一千五百多两,也算是财大气粗了。
陈勋在万福油坊下了订单,定下了两百斤豆油,花去二十两银子,顺便又买回了十几头耕牛,以及农具若干,又花去了一百多两银子。
刘衍这边也在建堡上面花去了一些银子,以及肥皂工坊的工钱等一系列的开支,算下来一千五百多两还剩下一千三百余两,以至于刘衍也有些肉疼。
如今刘衍提拔了张义和汪博二人,张义带人在夏河寨前千户所一带开石头,汪博在屯堡内外监工,陈勋负责在军屯那边主事,王越则是带着几名墩军负责屯堡内外的值守,并且还兼任着刘衍跟班的角色。
至于苗绍和许铭,因为二人是夜不收出身,刘衍也想要组建一支夜不收,于是便让二人专心在堡内挑选合适的墩军、青壮,这段时间只要没有特别的事情,便可以便宜行事,主要任务便是挑人。
眼见大盘堡内外的事务都步入正轨了,现在手中也有了一些资金,刘衍便思考着要扩充兵力了,堡内十二个墩军太少了,几十户军户、一百几十人的人口,至少也要组建一支几十人的兵马才行。
不过此时堡内的事务太多,各方各面都要用人力,特别是军屯那边,至少在秋收之前是不能再削减人力了,所以刘衍考虑着是不是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操练,至少先将人马的架子搭起来。
“万事开头难,先把装备筹集一下吧,我看要去一趟王家庄了。”
次日,刘衍来到王家庄。
百户官厅正堂内,看着满面笑容的刘衍,王炆镇不禁感叹了一句,说道:“说吧,你老弟来找我有什么事,我知道你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
“正有所求。”
刘衍微微一笑,抱了抱拳道:“属下今日过来,是想请老哥支援一些刀剑器械的,您也知道,我那屯堡初创,还没器械防身呢。”
王炆镇抚着下巴上的胡子茬,沉吟半晌,然后说道:“也罢,我百户官厅的武库内还有一些长枪火铳,就便宜些给你吧。”
刘衍也已经习惯了王炆镇的行事风格,那就是能卖的东西绝不划拨,能收回钱的东西绝不浪费,于是笑着说道:“那就多谢老哥了。”
片刻之后,刘衍跟着管屯官岳明去了武库内,里面堆了一些军械,刘衍看了一圈,发现这里大多是刀枪与三眼铳,于是刘衍问道:“没有鸟铳弓箭吗?”
岳明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刘衍也只好作罢。
刘衍想了想,弓箭手训练困难,一张弓的造价也不便宜,装备起来性价比太低。而现在大明鸟铳的质量也让人担忧,暂时有刀枪与三眼铳也还不错。
于是刘衍随手拿起一根长枪看了看,只见这杆枪长约一丈,枪头铁制,形如鸭嘴,典型的大明制式长枪。不过刘衍叹息一声,可惜这批长枪的保存不怎么样啊,枪头都生锈了,还有那些三眼铳,也同样是锈迹斑斑,刘衍甚至认为这些三眼铳开火便会炸膛。
刘衍叹了口气,这样的兵器,这样的质量真是不行,最后他选了三十根过眼的长枪与十把三眼铳,腰刀价钱由于贵被他放弃了,虽然现在自己手中还有不少的银子,可是堡内家大业大的,用钱的地方太多,能省的还是省一些好了。
除了这些兵器外,刘衍还花了四十两银子买了三百多斤生铁,买不如造,还是自己动手算了,将来自己麾下的制式装备一定要是自造的。
刘衍取了长枪与三眼铳从王家庄回来,他己经决定自己打造一批兵器,接下来是兵器种类的选择问题,无论是从实战还是从自己的财务情况出发,他都必须先理清这个思路。
在前世,刘衍也曾读过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记得在书中,戚将军曾说过:斧、钺、锤、戈、戟、钩镰等胆大艺精者可用,用于独马冲杀敌阵,却不可教队兵,不可堂堂当大敌。至于镋钯、大棒与线枪几样多用于马上,所以这些兵器刘衍暂时都不考虑,不好用,也用不起。
最后经过一番权衡,刘衍决定以腰刀、长枪、盾牌、火铳这几种兵器装备部下人马。这几样兵器组合起来不但经济实惠,而且长短并用、防守兼备,再加上刘衍的严苛操练,一定可以打造一支可战的强军来,这一点自信刘衍还是有的。
远程兵器刘衍抛弃了弓箭,改而选用火铳,不是因为弓箭不犀利,而是制造购买成本太过高昂,而且合格的弓箭手也太难练,没有几年时间很难见到成效,刘衍没有这样的时间,也没有这个财力。
火铳手的训练简单,一把火铳也相对便宜,使用火器也是未来历史的潮流,刘衍没理由不选用火铳。
算上陈勋手中的那把三眼铳,刘衍现在手上有十一把三眼铳,不过他内心渴望的是拥有鸟铳,三眼铳有效杀伤力也就在二十余步,用于骑兵作战还可以,步战则是不太够用。而鸟铳则远得多,一把精良的鸟铳有效杀伤力可在八十步,这才是未来的主要装备选项。
戚继光曾赞鸟铳为临阵第一利器,利能洞甲,射能命中,弓矢弗及。历史上戚家军训练鸟铳手,向在八十步立五尺高木牌一块,鸟铳手三发一中,十发七中方为艺精。
不过鸟铳制造的工艺复杂,对制铳工匠的手艺要求颇高,因此要找一些好的工匠来。如果堡内有制造鸟铳的工匠,以后三眼铳刘衍将慢慢不再使用。
至于明末的迅雷铳、鲁密铳等神兵利器,刘衍也想要装备,但是这些火铳的制作工艺复杂,制造成本太高,更为重要的是会制作这两种火铳的工匠很少,堪比大熊猫,刘衍无法实现量产,也只能放弃了。
这几天刘衍梳理了将来装备的种类之后,便开始着眼于实际。此时刘衍知道王家庄内有一批匠户,这些人世代都是打制兵器的,想必内中有人会制造鸟铳,于是刘衍派王越前往,希望王炆镇能给调拨一些工匠过来。
刘衍准备兵器训练军卒,王越、陈勋几人当然双手赞同,只有王越对刘衍准备打制鸟铳有些疑惑,不过他没说什么,领了刘衍的任务后就往王家庄而去。而陈勋听闻之后,则是喜上眉梢,逢人便说刘衍有眼光,知道火器的厉害之处。几天后王越回来,带回了六、七个工匠,其中一个还是匠头,听他言自己精通鸟铳的打制。
两天之后,几个匠户跟着王越来到了大盘堡,只见这几人站在刘衍的面前,无不是粗手粗脚、满面风霜,几人身上的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一通赶路下来,都已经热得汗流浃背。
刘衍便让王越带几人去打桶井水来,让几人喝口水。等他们缓过气来后,刘衍才招他们进屋说话。
几人之中有个领头的,便是匠头,是几人之中手艺最高超的一个,名叫谭晓大,今年刚刚三十岁,身材甚是粗壮,不过脸上却是神情精明,刘衍便开口问他会不会打制鸟铳。
谭晓大道:“回大人,不是小的夸口,当年小的在灵山卫城军器局中,论起打制兵器火铳,那也是数一数二,就算到了王家庄之后,这手上的技艺也没有落下。”
刘衍看他脸上似在回忆,神情又是骄傲又是痛恨,他原来是在灵山卫城,最后怎么会跑到这王家庄来?不过这不是刘衍关心的,他只是顺口问了他些制造鸟铳的知识。
谭晓大一一答了:“启禀大人,这打造鸟铳,以六斤为妙,只是耗铁甚多,四十斤毛铁,最后只炼到七、八斤精铁,所费不小。”
根据谭晓大的估算,加上铁价、炭价,以及工匠的工钱食粮,还有其它的耗费等等,一根鸟铳的成本在三到五两,这还不算相配套的火药和弹丸,可见装备火器所需不是一笔小数目。
刘衍点了点头,他曾看过历史上相关记载,这谭晓大的估算跟他差不多,这也倒是个实诚的人。
不过刘衍只关心鸟铳的质量,历史上很多明军使用鸟铳炸膛,造成军士对使用鸟铳有一种畏惧,刘衍不能拿自己部下的生命去开玩笑。
对刘衍的忧虑,谭晓大说道:“启禀大人,鸟铳之所以炸损,一是材料不足,或是工匠们在制造时取巧,粗细薄厚不均,特别是在铳管的焊接上,许多工匠技艺不足,造成鸟铳炸镗。不过小的所打造的鸟铳自然不存在这些问题,只要大人能提供充足的材料,小的便可以为大人造出精良的火铳来。”
刘衍点了点头,他当然不可能凭谭晓大一面之词便放心于他,历史上大明对鸟铳的质量要求其实很严格,不论工部还是各地卫所的军械局,他们造出的军器都要注明某部、某卫、某所、某年、某季成造字样,事后还需造册,以便随时查考。
不过就算有这么多的严格规定,大明军器的质量却是有目共睹,可见没有严格的执行力,再优化、严格的规定也是白纸一张,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当然,大明军器质量之所以低下,也跟官场的腐~败与糟糕的匠户制度有关,这事刘衍当然没有必要提。
刘衍说道:“谭匠头你这样说是最好不过的,不过我们还须立下规矩:今后你们便留在堡内,每月食粮工钱不会少于你,今后你们每造出一杆合格的鸟铳,我都会给你们额外的奖励,如果打造出的鸟铳不合格,便要扣去你们相应月粮以充材料耗损,如有造成军士损伤,我还要加以处罚。如何?
谭晓大一咬牙,大声说道:“好,就依大人这么说。”
谭晓大来靖边堡之前,己听王越将这里吹得天花乱坠,说只要到了靖边堡,肯定会每日衣食充足,天天吃饱,眼下他们这些工匠在王家庄每日饥寒交迫,这年景能找个吃饱饭的地方不易,谭晓大相信自己的技艺定会让刘衍信服。
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以后谭晓大几人就留在靖边堡内了,刘衍忽然想起一事,说道:“对了,谭匠头,除了火绳引燃的鸟铳外,你们可会制造那种转轮火铳或是击发火铳?”
刘衍将自己说的那两种火铳大致描绘了一番,他说的便是历史上的转轮式燧发枪与击发式燧发枪,如果可以一步到位就好了。
那转轮燧发枪约出现在后世十六世纪中后期,是用齿轮发条摩擦燧石生火而点燃火药。那击发式燧发枪则是出现在后世十七世纪初中期,由击锤撞击燧石起火,在今后的几百年中非常流行。刘衍自然也想拥有这样的利器。
谭晓大眉头紧锁想了半天,他虽然奇怪刘衍怎么会想到这样的鸟铳,不过他最后还是摇了摇头,道:“惭愧,大人所说火器,小的实在不知,还要仔细思量才是。”
刘衍点了点头,王家庄毕竟是个小地方,也不可能出现多么高深的火器人才,是自己心急了,此事以后再说好了。
随后谭晓大几人被安排下去,刘衍给他们三间居房,还为他们专门选定了一个场所作为兵器作坊,就在肥皂工坊的一侧不远。谭晓大几人欢喜地去了,一路上还好奇地打量这处新建屯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文学城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联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