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我的团长我的团之借刀杀人
第159章 南洋独立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天故意让全团人马沿着主街道穿城而过到后山脚下扎营。

    如同后世的大阅兵一样,不仅仅是感觉威武,更重要的是秀出自己强大的肌肉。

    越是靠近后面的大山房子越显破败,贫富与阶级的划分在哪里都是存在。

    百姓们的服装也是五花八门,有华夏的汗襟短靠,有带着缅国风的彩色筒裙,还有少量洋装西服。

    老百姓们在偷偷打量着新来的军队时,川军团的人也在好奇的打量着这座异国城市。

    新奇中带着终于到达目的地的轻松。

    后山的一片开阔地,随着川军团的到来立刻变得热闹起来。

    黄天没有选择立即占领城中各个管理部门,三千多人全部进城也不现实,而且首要任务是布防。

    至于城里的什么治安税务民政,这些小鬼子遗留下来的管理部门,黄天相信最晚明天,他们便会自己找上门来。

    他现在要想的是明天,军队以什么名义来统治整座城市。

    川军团作为一支队伍的番号,可以做为一个荣誉永久传承下去。

    但想要扎根异国他乡,除了雷霆手段,肯定还得有必要的融合,让本地人至少不会太过排斥。

    刚搭好的指挥部大帐篷内。

    黄天、龙文章、孟烦了、唐基四人正在讨论着。

    “黄长官,咱们不用川军团,也不能用华夏军,可咱们说的都是一色儿的华夏语,用其它名头的别人也不信啊,你这强行把两个国家杂交在一起,知道有多难吗?”

    孟烦了这个狗头军师一时想不出来好名字便又开始发挥他的毒嘴开喷。

    龙文章眼睛一瞪冲着孟烦了脑袋拍了一巴掌骂道:

    “你个死瘸子,这叫结合,结合,你跟你老婆才叫杂交,书都读狗身上去了”。

    骂完孟烦了龙文章这才嘿嘿一笑道:

    “其实也不是没办法,无非就是挂羊头卖狗肉,老唐,你的旧东家现在呆的地方就有很多讲华夏语的缅国人”。

    黄天一阵无语,龙文章虽然出的主意跟他是不谋而合,可说出来的话跟孟瘸子是卧龙凤雏不相上下。

    龙文章所说的克钦邦是缅国的玉石原产地,也是华夏玉石的主要来源,这种交易流传数百年。、

    自然诞生了一大批说华夏语的本地人或是孟瘸子所说的杂交混血。

    “龙团长所言甚是,不如我们就借用克钦邦之名,所谓名正言顺,至于名是怎么来的就不管了嘛”,唐基也很是赞成道。

    “好,孟瘸子传令下去,以后对外宣称我们的队伍成员来南洋各地,最多的是来自于克钦邦边境,我们军队的名称就叫南洋独立军,此事要形成铁的纪律”。

    黄天一锤定音定下了名字,随后说了几条最重要的需要长期执行纲领性的原则。

    第一尽快筹备华夏语学校,无论年龄一律免费,12岁以下孩子可享受免费午饭。

    第二城内各类官吏的任免一年内不分民族,但不会华夏语者不得升迁。

    第三一年后不再招收不会华夏口语者进入各个衙门,两年后所有不会说、写华夏语的衙门人员给予清退。

    第一条得立刻执行,第二条第三条则按执行时间择机公布。

    文字与语言是民族延续与融合的根本。

    华夏几千年历史,自秦始皇之后,基本结束了诸候割据的状态。

    往后的历史长河中,偶有天下几分,有雄心者不忘一统天下,因为书同文,大家骨子里理所当然的认为应该就是一个国家。

    至于其它一些土地改革、新货币发行,以及对外商贸一些重大经济性的变动都压后再说。

    在没有能力立足沿海港口城市时,他们的重点还是在军事上面。

    最重要的是今晚必须找一批懂缅语的翻译,明天准备接手东枝城几个重要部门的管理事务。

    让后勤部的人赶制一批南洋独立军的胸章和臂章,把之前军装上扯掉的国军标识全部补上独立军的新标识。

    川军团现在应该称为南洋独立军,正在准备明天的接收时。

    东枝城内,

    阿译派遣了一个连的士兵以班为单位四处巡逻,以防止有人趁机零元购物。

    被摧毁的日军南机关司令部附近,一处在城内算得上显赫的宅院里。

    虽已是深夜,这里依然灯火通明,电力在东枝城是很奢侈的东西,也就靠近城门的富人区才用得起。

    这气派的宅院与毫不吝啬的电灯,都显示房里之人财富与地位在东枝城非同一般。

    宅院内,几个衣着讲究的人在大厅里大眼瞪小眼。

    表情却是统一的着急与焦虑。

    这几人正是东枝城里所谓的上流人物:治安衙门、税务衙门、商会会会长、种植协会会长、还有温江河运码头的老板。

    “各位大家说说明天应该怎么办?今天这些人只怕比英国人和日本人更不好伺候啊,那么多的坦克大炮我们这辈子都没见过啊”。

    说话的是房子主人,东枝城种植协会会长,查虎,他显的最为着急。

    温江西岸的橡胶园现在全是他名下的产业,当然收入大头还是被日本人的南机关给拿走。

    即使如此,这两年也让他尝足了甜头。

    其实两年前这些橡胶园也不是他的,只是当日本人赶走了英国人后,他是第一个投靠。

    仗着有人撑腰巧取豪夺了这些橡胶园,并不断夺取别人种植水稻棉花的良田,扩大种植规模。

    只是没想到新种下的橡胶树还没等到收成,主子全都被人给宰了,两年的心血全在对岸的橡胶树里,拿不走、卖不掉,他能不着急吗?

    其它几个各衙门的头头倒是知道自己急也没用,反正他们在此地固定产业也不多。

    他们现在担心的是这伙来历不明的新势力强势入城后,居然没有动静,也没有第一时间来接管各个部门。

    搞不清楚他们的意图是最让人担心的。

    “查虎你急什么,不管谁做主,他们总得要人跑腿干活,明天我们一起去探探口风”。

    治安衙门的奈温局长毕竟算得上是两朝元老,最能沉的住气。

    “赖局长说的是,这些人虽然军装上没有任何标识,但说的好象都是华夏语,要么是华夏人,要么是克钦邦那边的招募过来的人,大家还是先搞清楚他们是路过还是就地生根了”。

    税务衙门的桑泊局长说完深深的看了一眼查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