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大明:儿啊,父皇求你疯狂纳妾吧!
第743章 一切以学生为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元璋在创建大明帝国的时候,就曾找到过李硕。

    处于报答恩情也好,看中对方的教育方针也罢。

    都希望李硕能够入朝为官,助他一臂之力。

    但李硕以年事已高,想要安享晚年为由拒绝了朱元璋。

    的确。

    李硕的年龄要比朱元璋大。

    这也成为了非常不错的理由。

    现如今。

    朱桢找了过来,他的理由还是一样。

    不过考虑到和朱元璋关系要好,李硕并不介意提供帮助。

    “府上的其他人?”

    “莫非是有推荐之人?”

    朱桢疑惑地询问。

    既然对方都已经这么说,朱桢也不会不识趣。

    反正只要能够找到可以管理教育局的人才,不管是谁都可以。

    李硕回应:“在下有一犬子李文,去年通过科举考试,目前已经是咱们凤阳县的一名官员。”

    “不过他从小心怀抱负,肯定不会局限于只是当一个小小的县官。”

    “若是他能够有幸入得了王爷的法眼,那也是我李府的荣幸。”

    听见对方这么一说,朱桢倒是觉得很正常。

    李府走出来的人才,能够通过科举考试并不觉得意外。

    不仅如此,想要为自己的后代谋福利,这也是人之常情。

    更何况李硕也从来没有主动要求过老朱家做什么。

    这次也不过是趁着朱桢找过来的机会,主动提出这件事情。

    “那不知他人现在何处?”

    “虽然同样也是个人才,但出于规矩,我肯定还是要考一些题目。”

    “只有通过了,才能够成为教育局的局长。”

    朱桢倒也不是不相信李硕。

    这本来就是要按照规章流程来。

    就算是其他人,同样也是如此。

    朱桢虽然也比较看重关系的好坏,但肯定会更优先看重能力。

    想当初王安突然间来到武昌投奔王绮梦。

    朱桢虽然同意让他留下,但前提是要他能够做得出成绩。

    包括后来给他升官,同样也是因为完成了朱桢交给他的任务。

    所以能力无论如何都排在第一位!

    “犬子还有不到一个时辰就回来。”

    “正好请王爷品尝一下凤阳县当地的美食。”

    “管家,赶快安排人去做饭,好酒好菜全部上!”

    李硕连忙安排下人去忙碌。

    朱桢倒也不着急。

    虽然过几日需要在武昌重新召开会议,但需要考核的人数并不多,完全来得及。

    朱桢在李硕的招待下,了解了整个李氏以外的发展历程。

    同时也知道了老朱家和老李家之前发生过的事情。

    这些有一部分都是朱元璋曾经提及过的事,但有绝大部分朱桢并不知晓。

    此次在得知了这些事情之后,顿时觉得还挺有趣。

    聊了大概一个时辰。

    李文这才从衙门回来。

    从他身着的官府不难看出,对方目前胜任县衙的主簿,主要负责的就是各种文书类的工作。

    这样的工作内容,正好与朱桢所需相符合。

    李文刚到,就被李硕叫来。

    “介绍一下。”

    “这位就是楚王殿下。”

    “他这次过来,是为了给新成立的教育局招纳人才。”

    “你要是愿意跟着殿下做事,以后前途无量。”

    李文还没有反应过来。

    他用一种很诧异的表情看着朱桢。

    二人年纪相仿,不过君臣有别,李文还是赶紧行礼。

    “若是王爷能够用得上我,自然是很乐意的。”

    等李文反应过来,终于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他从小就想要当官,造福百姓。

    现在能够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自然是非常高兴。

    只是这个教育局的局长职位,还不清楚到底是做什么的。

    但来者是朱桢,大名鼎鼎的楚王,能够带领着大明全面发展的男人。

    谁要是能够在他的手底下做事,未来的晋升空间绝对不会比其他人少。

    “先别高兴得太早。”

    “我刚才已经与你父亲说过,想要加入到教育局,还需要通过我的考核才行。”

    “教育局掌管着整个武昌的教育领域,小到各个教书先生和先生档案,大到整个科举考试,都在管辖的范围。”

    “所以要是没有点真本事,我也不会让你进去。”

    听见朱桢这么一说,李文瞬间眼前一亮。

    没有想到这个教育局居然会这么厉害,甚至连科举考试都能够管?

    这难道不是要归应天府管辖吗?

    李文问:“敢问王爷,科举考试为什么要归教育局管?”

    “管家那边……”

    李文没有直接把话说完。

    不过他的意思谁都明白。

    毕竟科举考试可不是小事情。

    历朝历代,管家都从来没有将这个职权下放过。

    朱桢解释:“武昌教育改革,从今年开始,所有的体系与大明其他不同。”

    “所以考试的内容不一样,需要单独管理。”

    “不过这并不影响之后的人才选拔,只是教育的心思与内容改变。”

    “当然,选拔的制度自然也不一样。”

    这么解释,李文也算是明白过来。

    看来,武昌教育改革的事情还没有传开。

    毕竟只是一个试验点,当前还不清楚未来的发展情况,以及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由于时间的关系,管家已经准备好了一顿丰盛的晚宴。

    正好也可以趁此机会,和李文多聊聊。

    既然对方很有可能是未来的教育局局长,那朱桢自然不能够让自己不了解的人来胜任这个职位。

    一个时辰后。

    众人酒足饭饱。

    朱桢便开始对李文进行考核。

    作为教育局的局长,首先文化课自然是要过关。

    这一点,对于李氏一脉而言不是问题。

    李文好歹也是通过了传统科举考试的人,在文化课方面能够应对自如。

    之后便是教育理念的考核,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不同的教育理念,在管理的时候自然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朱桢想要找到和自己在教育方面理念相同的人。

    这样以后沟通起来也会更加方便,也能够放心将教育局交给对方管理。

    “你觉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是什么?”

    朱桢问。

    李文听了之后,并没有着急回答。

    而是思考片刻,回应:“以学生为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