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三国:我曹昂乃大魏之主
第134章 这是什么战法
上一章 目录
    把孙策大军赶出城外,皖城军民士气大振。

    曹昂没有半分喜悦,跳下马来,直奔中军帐。

    “升帐议事!”

    军中大大小小文武官员,一应入帐。

    盘点军中人马军备战损后,原本高兴的众人,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

    城中可调配的军马不足三千,很难在抵抗孙策大军的再次冲击。

    用沙袋和马车临时建造的翁城受损严重,虽有百姓帮忙修补,但所用物资在短时间内无法筹齐。

    曹昂双手撑着案桌,俯视摆放上面的巨大皖城模型。

    这是他吩咐城中能工巧匠赶制的皖城模型,能清楚地直观每个街道。

    众人有些好奇,为什么曹昂会在战事如此吃紧的情况下,花费心思去制作这样一个物件。

    难道是为了供他观赏玩乐吗?

    “公子,我军伤亡惨重,虽有陈、何两大士族的支持,但敌军势大,终不能敌。”

    此时,军中参军廖兴站了出来,拱手说道:“下官认为,分则弱,合则强,应召回城外守军,一同抗敌,等待援兵。”

    此计策得到在场不少人的赞许的目光。

    孙策攻打皖城的消息很快就传到刘勋耳中,相信现在已经星夜疾驰,回援皖城。

    眼下城中兵力捉襟见肘,这“掎角之势”已无法维继,还不如集中兵力,据守皖城。

    曹昂抬头看了一眼廖兴后,略做思索,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纷纷点头附和,只有阎象和刘晔不动声色。

    “廖参军说得不错,刚才就应该回收兵力,死守皖城。”

    “是啊,孙策军战力强悍,仅靠我们实在难以抗衡。”

    “太守现在应该在回援的路上,全力守城方为上策。”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时,刘晔呵斥道:“公子‘掎角之势’不能破,我们需要城外大军牵制敌军兵力。”

    廖兴不服,认为眼下分兵实属不智,直言道:“下官认为,打仗应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如今我军兵力锐减,当把拳头握紧,集中力量与敌人抗衡。”

    阎象突然大喝道:“大胆,你敢质疑公子的作战计策,扰乱军心,罪当斩首。”

    形势如此紧张时刻,军心的稳定关乎全局,阎象这么做也无可厚非。

    帐内狼卫锵然把刀推出三寸,杀气腾腾。

    “下官只是据实而论,并没有半点藐视之心啊。”

    廖参军双膝跪地求饶,眼里满是恳求。

    曹昂摆了摆手,示意狼卫收刀,让廖参军站起来。

    “怪不了你们。依据兵法而言,此时分兵,确实不妥。”曹昂环顾一圈后,问道:“诸位认为,刘太守的大军何时能归?”

    “快则一日,慢则后日午时之前。”

    “好。如果刘太守能回来,合兵死守皖城,并非不可能。”

    “可万一回不来呢?”

    曹昂的话,让大帐内顿时陷入沉寂,所有人面面相觑。

    这是他们心中一直在逃避的一个最坏的结果。

    孙策脱离袁术后,仅凭几百江东子弟兵,就打下江东四郡地盘,已经体现出他超凡的军事指挥才能。

    难道他就没有想到,刘勋会回援皖城吗?

    如果这时候埋伏一师在刘勋回援的必经之地,这个后果想都不敢想。

    当年的魏国上将军庞涓,就是这样败在同门师弟孙膑的手下。

    但这次孙策更狠。

    不仅要伏歼刘勋大军,还要攻下皖城,让刘勋彻底失去争霸江东的资格。

    在这样的形势下,是否合兵已经不重要,皖城迟早是孙策的囊中之物。

    廖兴想到这里,突然明白曹昂为何把部队留在城外。

    难道是想逃回寿春?

    也不怪他有此想法。

    曹昂是曹操长子,身份尊贵,万一落在孙策手里,对此时在官渡对峙的曹袁双方,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至于他们自己。

    城破后投降孙策,倒不失官复原职。

    “那不知公子有何良策?”

    廖兴不是询问,而是质问。

    因为他打心里已经肯定,曹昂要跑路。

    “阎公,我要的高楼是否督造完毕?”

    曹昂没有理会,他的心思全在眼前这偌大的模型。

    “已经全部造好。”

    阎象先是一拱手,然后在模型中指出高楼的位置。

    就在今日,城内好几处地方突然竖起几座高楼,众人均不知是何用处。

    “子扬,撤离百姓一事办得如何?”

    刘晔拱手答道:“回公子,百姓已经在收拾细软,往城西撤离。”

    撤离?

    这果然是要跑路。

    但为什么要带百姓一起撤离?

    很快,众人便恍然。

    曹昂既然想要逃跑,混在百姓中更难被发现。

    哼哼,果然是个好计策。

    “只是......”

    刘晔犹豫了一会,似乎有些难以说出口。

    “但说无妨。”

    “只是乔公的宅院在城东范围,想要劝说他恐怕不易。”

    乔家作为当地名望,正是在他的运作下,全城百姓才肯配合曹昂下达的各种命令。

    但现在不仅没有解皖城之围,还要他们一家人搬离住处,刘晔实在张不开这嘴。

    “战事吃紧,已经顾不了这么多。你快去乔公府邸,告诉乔公,我曹昂说到做到,决不食言。”

    刘晔微微拱手后,快速离开大帐。

    这又是撤离,又是乔公的,众人对曹昂发出的指令一头雾水,纷纷私下议论起来。

    曹昂见众人眼里尚有疑惑,笑着看向阎象。

    后者向前迈出一步后,旋即朗声道:“诸位,公子有令,即可起,城东所有百姓迁往城西暂住,大军准备和孙策大军在城内展开巷战。”

    此话一出,满场皆惊。

    撤离?

    短兵相接?

    要在这皖城的城东,和孙策大军进行巷战?

    这是什么战法?

    自古以来,巷战一直不被任何一位名将所认可。

    因为城破后,兵力悬殊,在城内负隅顽抗,下场只有被合围歼灭。

    还有一个原因。

    就是古代城市规模普遍不大,街道布局简单,无法形成天然屏障。

    所以,一旦失守,突围是最好的办法。

    但曹昂却反其道而行之,这可是犯了兵家大忌啊。

    “公子,不可。若在城中负隅顽抗,唯恐惹怒孙策,遭殃的还是百姓。”

    “巷战我军没有兵力优势,仅依靠短兵相接或者放冷箭和敌人周旋,是无法对敌军造成伤害。”

    “《孙子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军兵力多我数倍,城尚不能守,更别谈巷战了。”

    大帐之内突然议论纷纷起来,从众人焦急的神色中不难看出,他们不赞同和孙策大军进行巷战。

    曹昂早就猜到会有这样的局面,因为在古代,巷战根本难以实施。

    除了兵力悬殊和建筑布局这天然因素外,而且没有任何意义。

    即便是巷战守住皖城数日,刘勋大军赶不回来,一切都是空谈。

    曹昂立刻安抚众人,道:“诸位,难不成信不过我曹昂?”

    “公子,我等愿意追随公子。但这巷战,请恕末将不能认同。”

    军中长史曹炳,大胆地说道。

    曹昂朝他点头,道:“自古以来,巷战乃困兽之斗,鲜有胜者。然用兵之人,当因势利导,灵活奇变,不能墨守成规。”

    “巷战,正是我对付孙策大军的最后杀招。”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