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巨星1997:带着老婆孩子当顶流
第118章 天后《约定》爆红,顾南出名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找打字员的时候,顾南也拜托过杨莹去问她的同学和亲友。

    但是这年头,精通电脑的人不多。

    有两三个打字和使用办公软件厉害的,人家也是想着去大公司,不愿意来顾南的个人工作室。

    九十年代还是很重视“铁饭碗”,不愿意去给个体户打工。

    这个打字员,恰好是姜辰宇介绍的!

    原来,姜辰宇的家庭条件不错,从小学习又好,一直都是亲朋好友眼里的骄傲。

    属于“别人家的小孩”。

    他有个比他小一个月的表妹,自小就拿来跟姜辰宇比较。

    表妹读书成绩一般,各方面也不出挑,越是比较,越是自卑。

    上初中的时候,索性就摆烂了,跟着几个差生泡酒吧、网吧,成了个小太妹。

    家里一看,这样下去不行,把她从网吧里抓了回来。

    但表妹无论如何不肯读书了。

    家里只能让她读完初中,去上了个职高,又怕找不到工作,职高毕业就送去学了速录,想着好歹将来能当个速录员。

    结果,表妹学完了速录,也不愿意去工作,跑到酒吧当了驻唱。

    没多久,酒吧倒闭了,她的演唱水平也一般,又处于失业状态。

    姜辰宇跟她沟通,说是自己的同事顾南在招打字员,问她愿不愿意去试试。

    表妹一听顾南的大名,立即就同意了。

    她就是顾南的粉丝,凌菲和小奇的新歌,她都喜欢,也喜欢听《鬼吹灯》。

    顾南也没想到,姜辰宇还愿意帮他介绍人才。

    他之所以不追究姜辰宇的责任,主要还是不想树敌,在职场不能轻易得罪小人。

    另外就是想着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

    姜辰宇把自己表妹都介绍到顾南的工作室,这倒是意外收获。

    表妹名叫方珊珊,九十年代这些名字都很常见,什么强啊涛啊,珊珊娜娜露露,遍地都是。

    顾南亲自面试了方珊珊,小姑娘性格活泼,手脚麻利。

    通过了解,她就是常年被家长跟表哥比较,产生了自卑和叛逆的心理。

    实际上,她是愿意脚踏实地工作的。

    听说能为顾南打《鬼吹灯》《天龙八部》的文稿,小姑娘都高兴死了。

    她把自己家里花几千块买的速录机,带了过来。

    顾南的每次节目,何东海都有录音。

    方珊珊上岗以后,立即开始了速录的工作。

    那些节目里的文稿,她花了一天的时间,就给整理出来了。

    方珊珊对这份工作抱有极大的热情,一方面是兴趣,另一方面就是偶像的力量!

    她就像饭圈迷妹那样,简直可以不要钱也不要命地为自己的偶像顾南干活!

    当然,顾南不可能不发工资。

    速录师的工资非常高,但工作压力也很大,方珊珊显然承担不了,只能做点记录文稿的工作。

    顾南给她开的是八百元一个月,相比普通的职位,已经算高薪了。

    方珊珊很是高兴,打完了这几期的《鬼吹灯》,又把顾南接手《深夜鬼故事》以来所有的短篇故事稿,也给整理出来了。

    这样一来,顾南搬运的热情更加高昂。

    他在家里也配了一台品牌机,用来修改稿件,给初稿润色。

    小夕看到家里多了个白色的“庞然大物”,很是好奇。

    顾南把她抱到腿上,手把手教她玩扫雷。

    不到三岁的小姑娘,哪里懂得计算?

    她只会看到地雷爆炸,小嘴里发出“嘭”的声音,很是开心。

    顾南又从市面上买来几款流行的电脑游戏,带女儿玩。

    但沉迷游戏是绝对不允许的,每次玩十分钟,顾南就不准小夕碰电脑了。

    好在孩子也很听话,到时间就乖乖地离开,去客厅玩娃娃。

    顾南计算,还有十期左右,第一部《鬼吹灯》就要连载完毕。

    他也不想太快结束。

    因此,调整了剧情的节奏,也就是俗称的“注水”。

    之前跟主线剧情无关的文字和剧情,尽可能删减,保持高强度的快节奏。

    现在书火了,听众越来越多,像主角北漂卖磁带这样的经历,也可以详细说说。

    这样一来,也可以为他策划新的午间节目,争取一些时间。

    由于顾南十月底还要去林天王的演唱会,同时发布专辑。

    台里经过协商,让史老师继续播一段时间,等顾南这边能够做好两档节目,再接手午间档。

    与此同时,凌菲新专辑的内地版,正式发布了。

    跟顾南预料的一样,这张专辑在内地大受好评,上架三天,各大音像店的货就被一扫而空!

    十万张唱片,十万张磁带,三天就卖空了!

    这大大超出了林天王的预料!

    在凌菲的新专辑里,每首歌都有一定的传唱度,大街小巷里开始流行了。

    《女人花》《我愿意》《容易受伤的女人》(国语版)三首国语歌,表现不俗。

    在中青年女性受众里,颇受欢迎。

    而《约定》(国语版),蹿红的速度几乎能与《心太软》媲美。

    前世《心太软》是王中王,蹿红速度无人可比。

    但在这个平行世界,凌菲是有天后光环加成,还有一张ep在前,因此,《约定(国)》红的速度就很快了。

    一夜之间,大街小巷流行的歌,又多了好几首。

    凌菲的唱腔换成了清纯甜美,细腻中多了一些小女人的娇羞。

    “远处的钟声回荡在雨里。”

    “我们在屋檐底下牵手听。”

    “幻想教堂里头那场婚礼。”

    “是为祝福我俩而举行。”

    “一路从泥泞走到了美景。”

    “习惯在彼此眼中找勇气。”

    “累到无力总会想吻你。”

    “才能忘了情路艰辛。”

    这首歌刚开始流行,就成了年轻情侣们的表达感情的最佳金曲!

    无数的小年轻抱着收音机或cd随身听,反反复复跟着凌菲甜美动人的歌声哼唱。

    心中充满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这首歌在学生党中,传唱度也很高。

    无数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将这首清新婉约的甜腻情歌的歌词,抄在自己的歌词本上。

    还有一些男生女生,把歌词写在日记里,写在情书里,在那个早恋被严厉禁止的年代,偷偷倾诉对异性的爱慕。

    “你我约定难过的往事不许提。”

    “也答应永远都不让对方担心。”

    “要做快乐的自己照顾自己。”

    “就算某天一个人孤寂。”

    “你我约定一争吵很快要喊停。”

    “也说好没有秘密彼此很透明。”

    “我会好好地爱你傻傻爱你。”

    “不去计较公平不公平。”

    接下来,全国电台的点歌节目,都不断在重复这几首歌。

    点的最多的就是《心太软》和《约定》(国语版),有时候一个点歌节目里,这两首歌轮流播放。

    顾南这个名字,再次震惊了两岸三地的乐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