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汉末:糟糕,我爹是张角
第一百九十五章 乱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将军,若在下坚持不去北边,你家公爷是否会让你动手杀了我?”

    此言一出,旁边的庞士元兀自一愣,

    他的确想带诸葛亮去北边投效晋国公,但并不想因此送了诸葛亮的性命。

    与诸葛亮相交多年,虽然两人因为一些观点发生过争执,但对于彼此的才华还是颇为认可的,所谓英雄相惜,文人相轻,也不尽然。

    至少庞统和诸葛亮之间不会出现文人相轻的情况,若因此害了孔明的性命,那庞统会内疚一辈子的。

    但同时,

    庞统心里也是清楚的,若诸葛亮真的不同意北上,而去辅佐那刘备,则必然会成为公爷的大敌,搞不好,公爷会因此付出数十万兵马的性命。

    虽不确定晋国公张昊会如何抉择,至少他庞士元绝不会在此时放过一个将来会成为自己大敌的人。

    想到这里,庞统的心,不免矛盾起来。

    诸葛亮的话,同时也将双方之间的那层窗户纸给捅破了。

    一时间,

    石白脸上的笑容也缓缓的消失,随之而来的,是眼眸里的冰冷,

    不仅如此,其身后的一众好手也都将手缓缓的放在了腰间的刀柄上,只要赵云和石白的一声令下,他们便会毫不犹豫的将眼前的,那个叫诸葛亮的人当场斩杀。

    九月的荆襄还有些闷热,就算是微风拂过,也不算太凉,

    可此时,

    当一阵微风摇曳着树枝吹来的时候,竟让这周遭莫名的生出一股子寒意。

    有时候,

    安静,并非使人心绪祥和,也可以使人的内心暗藏汹涌,就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一般。

    树叶摩擦出的沙沙声,马儿的响鼻声,马车上的铃铛声,

    诸葛亮神情泰然,面带微笑的看向赵云,而赵云同样也盯着诸葛亮。

    短短的三五个呼吸的功夫,仿佛已经过去了很久。

    赵云开口道:

    “公爷嘱咐过在下,若先生真的不愿北上,那就由先生去吧,纵使这天下因先生再纷乱个几十年,纵使百万人因先生而死,公爷依旧不会为难先生。

    公爷还让在下带句话给先生,

    纵观历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汉国祚四百年,气数已尽,先生莫要执迷不悟;

    我家公爷就算再花十年或者二十年,亦要收复中原,打下一片比大汉还要广阔的疆土。”

    言罢,

    庞统长舒了一口气,看来诸葛亮的性命算是保住了。

    然而,

    一旁的诸葛亮并没有告辞离去,而是眼含异色的看着赵云,

    笑问道:

    “你家公爷当真要放我离去?”

    石白眉头微皱,焦急的看向一旁的赵云,沉声道:

    “赵将军,万万不可放任诸葛亮离去,此人一走,无异于放虎归山呐!”

    “呵呵,”赵云微笑道:“我跟随公爷十余年,从未见过公爷如此看重一人,就是当年招揽关羽亦不过如此。”

    说着,赵云从身后取下铁胆亮银枪,然后将枪套摘下,

    看向诸葛亮,歉然道:

    “公爷曾说过,先生羽扇一挥,谈笑间,便可使数十万大军灰飞烟灭,

    纵使公爷不愿伤害先生,那这个恶人,就由我赵云来做吧。”

    说着,

    赵云手持铁胆亮银枪,一抖缰绳,胯下白马缓步向前走着。

    随着战马的前行,赵云和诸葛亮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周围的温度似乎又多了几分森寒之气。

    石白的眼眸微眯,脸上的杀意已经不再掩饰了,而其身后的护卫亦都握紧了刀柄,眼中尽是冰冷之意。

    一旁的庞统,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儿,甚至都已经忘记了呼吸。

    诸葛亮依旧保持着笑容,看着越来越近的赵云,笑道:

    “素闻赵将军忠勇,你家公爷说了要放我离开,你若杀了我,又如何向你家公爷交代呢?”

    “先生放心,我自会提着你的人头向公爷请罪,以你我二人的性命换得百万人的性命,这买卖,划算!”

    “好!好!好!”

    诸葛亮大呼三声后,在众人讶然的目光中,转身上了马车,

    接着,

    回过头,看向赵云,淡然道:

    “如此,我倒想瞧瞧,晋国公是个怎样的人!”

    说完,诸葛亮兀自钻进了车厢之中。

    赵云先是一愣,然后嘴角微扬,朝车厢躬身抱拳道:

    “得罪了,待回到国公府,我赵云再向先生请罪!”

    说完,

    赵云回头对石白等人道:“咱们抓紧赶路吧!”

    ……

    洛阳城的百姓,这半年来的生活,可以说是既充实又忐忑。

    充实是因为每天除了过自己的日子以外,他们还得关注南边的局势,还有朝堂上的政治风向,

    南边的边境上,刘备的兵马死伤了多少人,朝廷这边的兵马又折损了多少,虽说都是小股斥候之间的厮杀,但也有好几次,大家都已经带着人马过去了,

    却又被各自主将给叫了回去,这仗,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打起来了,也许是明天。

    至于忐忑,自然是晋国公辞官的事情,

    这半年来,流言蜚语很多,有的说是晋国公在朝堂上受了气,主动辞官了;

    也有人说,是天子联合旧臣为了对付晋国公,迫使晋国公下野。

    百姓们担心的不是晋国公做不做官的事儿,而是晋国公会不会因此被朝廷、被天子清算。

    毕竟,晋国公府旗下的产业已经涉及到方方面面了,吃穿住行等关乎民生之事,都和太平商号有关。

    若是太平商号因此崩塌了,他们这些百姓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抛开太平商号不说,就说农户手里的良田,那可都是晋国公分给他们的,如果晋国公倒了,朝廷会不会重新将他们手里的良田收回去呢?

    就算朝廷不收,那些个士族豪绅会不会强占他们的地呢?

    放在以前,大家一无所有,没有地就没有地吧,可现在他们都有自己的地了,而且已经拥有好些年了,地里可都长着自己种下的庄稼,

    这个时候,要是有人再想拿回去,那怎么能行呢!

    以前,大家都穷,有上顿没下顿的,可现在,有田有粮,日子虽说不算富裕,但每天不用忍饥挨饿,冬天也不会被冻着,至少大家都有盼头。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晋国公给的,晋国公在,他们如今所拥有的一切才有保障。

    所以,这半年来,不少民众聚集在晋国公府门口长跪不起,希望国公爷重新出仕,为百姓计,为天下计。

    后来,民众干脆又到皇宫门口,拉横幅抗议。

    北方九州各郡的百姓,甚至送来各地的万民书,要求天子发布罪己诏,重新请回晋国公主持大局。

    民众聚集抗议的事儿,隔三差五就会在洛阳城主街道上演,从各个地方朝着皇宫汇聚,几乎将整个皇宫围得水泄不通。

    负责宫殿门户宿卫的光禄勋潘肃,自然是头大不已,对于民众他又不敢用武力去镇压,毕竟民众所愿所请都是为了晋国公,

    潘肃自己都是晋国公的人,又怎会自家人对付自家人呢。

    将省殿卫军派驻宫门口维持秩序后,便匆匆的往天子所在的勤政殿跑,将压力转嫁给天子刘协。

    刚至大殿门口便看到同样在此等候的黄门侍郎毕岚,两人对视一眼,皆是一脸揶揄。

    毕岚左右瞟了瞟,低声道:

    “百姓又来宫门口抗议了?”

    “可不是么,人山人海的,不下万人呐!”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