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穿越古代后的妖孽人生
第150章 特殊表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般来讲,大灾之后之所以有瘟疫的产生。

    皆是因为动物和人的尸体处理不及时,滋生了大量的细菌,导致环境卫生太差的缘故。

    但江枫深知。

    在人口居住密集的城内,灾民们随地便溺,把城内的卫生环境搞的一团糟,也极有可能导致瘟疫的产生。

    为了防患于未然。

    江枫来到宣化城的第一件事,便是派人到处撒生石灰,用来改善宣化城臭气熏天的状况。

    然后江枫又把朱逾明叫过来,让他联合城内的衙役,每日带人去街上巡逻。

    若是有人随地便溺。

    直接打一顿,然后赶出城去。

    如此一来,才算让宣化城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改善。

    江枫笑道:“逾明兄,你再坚持几日。”

    “等城外的灾民营建成,把城内的灾民转移出去,你就不必如此辛苦了。”

    “你别认为你做的事,是件小事。”

    “这些事情,关系着全城百姓的性命。”

    “因为只有让城内环境整洁,让病菌没有生存的土壤,才能避免瘟疫的发生。”

    “如今宣化城没有发生瘟疫,你居功至伟。”

    朱逾明这才知道。

    原来管理别人拉屎,竟然是如此重要的一件事情

    朱逾明顿时感到责任重大,心里也充满了了自豪。

    他一脸郑重向江枫的道:“好,我现在继续巡逻去。”

    “若是有人胆敢随地便溺。”

    “我一定会把他的屎给他打出来……”

    江枫与苏颖儿刚回到别院的住处,便看见了朱允文正在房门口等他。

    “江大哥,你交代的事情,小弟已经办妥了。”

    “用米换来的糠已经入了库,随时都可以取用。”

    江枫点点头。

    “允文,辛苦了。”

    朱允文有些腼腆的道:“江大哥客气了。”

    “这都是小弟的分内之事,何谈辛苦?”

    “我看江大哥才辛苦呢!”

    “每日深夜,我看你屋里的灯都亮着。”

    “如今这灾情,我算是看明白了。”

    “在朝廷缺粮的情况下,不到明年秋收,根本不算完。”

    “江大哥也要注意休息才是。”

    如今江俊彦全心全意的扑在了救灾工作上,每日也就睡两三个时辰。

    江枫不想让年迈的爷爷如此辛苦。

    只能把各地灾情的汇总工作揽了下来。

    然后江枫依据他后世的救灾经验,每日想好对策,再交给江俊彦把关。

    虽然江枫的决策也未必正确,但起码为江俊彦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

    如此一来,也让江俊彦减轻了许多压力。

    苏颖儿看着一向比较懈怠的江枫,竟然会如此勤奋,心里也是惊奇不已。

    她曾劝过江枫,让他注意身体,不可太过操劳。

    毕竟信阳府的灾情复杂,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事情。

    话虽如此,但江枫也没听进去。

    江枫还是想着赶紧能解决此事,也好赶紧回京。

    他感觉要做的事情很多。

    家里的房子还没盖完。

    身在扶海城的陆采苓,还等着江枫去接她。

    算算时间,柳云箐家里丁忧期快过了。

    也该准备准备成亲的事情了。

    这么多事等着他做。

    江枫可不想在信阳府,一直待到明年秋收。

    “行了行了,我心里有数。”

    “允文,你再去帮我做件事。”

    “你去找几个石匠,在城门大街上,给我立一块碑。”

    “碑一定要大。”

    “要让每人进城的人,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朱允文疑惑的道:“江大哥,你立碑做什么?”

    “还有,碑上铭刻什么内容?”

    江枫恨恨的道:“我要好好表彰下宣化城内的世家大族,把他们的功劳都铭刻在碑文上。”

    “也好让后世之人知道。”

    “在这次灾情上,这些道貌岸然的世家大族,到底为信阳府的百姓做出了什么贡献。”

    苏颖儿听出江枫说的是反话,心里不禁有些疑惑。

    “江大哥,那些世家大族,还是不肯借粮了吗?”

    江枫苦笑着道:“别提了,一个肯借粮的也没有。”

    “爷爷这么大年纪,连续跑了好几天,鞋底都快磨破了。”

    “结果只换来不到两千斤粮食。”

    “如今信阳府内的世家大族,一个个都变成了吸血鬼。”

    “灾情如此恶劣。”

    “他们只想着往怀里揽银子,借机吞并土地。”

    “根本没有一丝的怜悯之心。”

    “爷爷请求他们去城外设几个粥棚,他们也是不肯,只是一个劲的哭穷。”

    “既然他们如此困难,一家还捐了好几百斤粮食,我一定得好好的为他们宣扬宣扬。”

    苏颖儿略一思索,不禁捂着嘴巴笑了起来。

    “江大哥,你可真坏……”

    如今在宣化城,粮食一石已经涨到二十五两银子。

    如此粮价,江枫对于让这些世家大族捐粮,根本不抱任何希望。

    在与江俊彦商议后,江枫提出了借粮的法子。

    以朝廷的信誉为担保,向这些世家大族借粮。

    等明年秋收后,加上一定的利息,再把粮食还给他们。

    江俊彦依计而行。

    对于有头有脸的人家,江俊彦更是亲自一一去拜访。

    江俊彦为此事跑了两三天,却一石粮食也没有借到。

    这些人算盘打得叮当响,心里明白着呢?

    如今粮食二十五两一石。

    等明年秋收,粮价便会恢复到几百文一石原价。

    如此赔本的买卖,他们怎会做?

    但户部尚书,江东巡抚亲自上门,也不好驳了他的面子。

    于是,各家各户都向府衙捐了一些粮食。

    而且每家就捐了几百斤粮食。

    此事若是说出去,让江俊彦的面子往哪里搁?

    这些世家大族的做法,令江枫大为生气。

    江枫的心眼很小。

    先撇开灾民不说,这些世家大族不给江俊彦面子,这就让江枫忍不了了。

    既然你们你们不仁,那就休怪我不义了。

    朱允文办事效率很快。

    用了短短一日的功夫,石碑便在城门大街上立了起来。

    在石碑上排名第一的,就是宣化城的冯家。

    冯家已经在信阳府盘踞百年。

    宣化城的世家大族,基本都是以冯家为首。

    江枫深知。

    此事江俊彦借粮不成,都是因为冯家从中作梗的缘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